
分貝 (dB HL) | 聲音 |
---|---|
70 | 交通中度繁忙時的馬路噪音;人在行駛的汽車中所聽到的噪音量 |
80 | 交通繁忙時的音量;收音機大聲時的音量 |
90 | 市區中的交通繁忙時的音量;尼加拉瓜瀑布的水聲 |
100 | 地下鐵路的噪音量 |
110 | 很大聲之雷聲的音量 |
120 | 室內搖滾樂演奏時的噪音量 |
130 | 手持機關槍發射時所聽到的音量 |
140 | 飛機噴射引擎發動時的噪音量 |
上表來源:蕭雅文《聽力學導論》
90 分貝的噪音環境,只能待 8 小時!
聽力會隨著一個人年紀變大而逐漸退化,這並不可怕。
真正可怕的是,我們每天接觸的「噪音」,例如音量過高的音樂、交通堵塞時的車陣、施工中的噪音、熱門球賽的觀眾席......,都正在加快我們聽力退化的速度。
正常溝通時的音量大約是60分貝。通常超過 70 分貝,就會讓人開始焦慮不安。
根據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總署(OSHA)建議:待在「 90 分貝(dBA)」音量的環境中,時間不宜超過8小時,否則會導致「噪音性聽損」。
此外,超過 90 分貝的音量後,每增加5分貝,接觸噪音的時間就應該「砍半」。例如,在音量 95 分貝的環境中,不應待超過4小時, 100 分貝的噪音不應超過2小時, 105 分貝不應超過1小時。
對照上表,哪些是你經常接觸的噪音?也許你該開始控制待在噪音環境中的時間長度了!
下載「分貝計」手機App,揪出惱人噪音
紐約時報(The New York Times)曾針對紐約市民常去的地方調查音量,結果相當出人意料。例如地標之一的時代廣場,中午時間的環境音量為76分貝;地鐵車廂內,剛好是85分貝;服飾品牌A&F營業時間在店內播放大聲的音樂,高達87分貝;眾多酒吧、夜店皆超過90分貝。
特別是,初期毛細胞的損害,經常是從耳蝸較外側的「高頻區」開始,但我們說話時的語言音頻率卻較低,約為500~5,000赫茲(人類出生時聽力最好,可以聽到20~20,000赫茲的聲音)。
想知道你常去的場所有多大聲嗎?
不妨透過智慧型手機,下載可以測量分貝數的App,在家中或拿到餐廳、商店、教室、捷運與火車車廂等平常出沒的地方測試。特別是那些「必須久待的地方」,尤其應該留意!
★ 好用分貝計App推薦 ★
1.噪音捕手(中文)
iOS 版 Android 版從40分貝以下到95分貝以上分成五個等級,給予不同的建議。這款App還具有錄音功能,可以將吵雜的周遭環境給錄下來,email給相關機構。
2.聲級計 Sound Meter(英文)
Android 版具有「分貝參照表」,可以了解測得的音量一般來說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才會出現。